发展历史
工业训练中心组建于1999年,由原附属工厂与实习教学科合并而成。2004年,学校投资近千万元建造了三跨45米、长90米,带行车的标准机加工车间,和单跨13米、长60米的热加工车间。
中心目前拥有场地面积7780平方米,各类设备429台套,设备总值1400万元。主要设备包括立式加工中心、大型数控铣床、数控车床,龙门刨床、导轨磨床、三坐标扫描仪、快速成型等先进制造设备,以及数控电火花、线切割、雕刻机、激光切割、激光内雕等特种加工设备,同时拥有一个含100台计算机的CAD/CAM室。从事一线的教学人员26人。年均教学工作量为5万人天(40万学时),其它工作量约为20万学时。
中心以“工程基础训练、先进制造技术和综合技术训练、创新设计与制作训练”三个层次为出发点,瞄准高水平、高起点和领先目标,进行了规模化、系统化和实体化的建设。整合后的工程训练中心,经过十几年建设,特别是成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后的十年建设,目前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传统与现代、理论与实践、培训与考核、科研与服务相结合的,具有大工程背景的现代机械制造工程系统产学研基地。
性质任务?
中心是隶属学校的独立教学单位,2007年批准为河南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,2015年成为中南地区港澳特区金工研究会理事长单位。目前是我校最大的一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,主要承担全院大学生的金工理论教学,基础工程训练、综合工程训练、电工电子实习、特种专业(管道与钣金)训练,以及先进制造技术、创新素质教育的任务,同时我们又是一个开放的基地,对教学、科研、生产,乃至社会开放,是集教学、科研、生产、培训与技能鉴定、技术开发与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训练中心。
目前中心的设备基本达到了高度集成化,品种比较齐全、数量相对充足。在实习项目上,按教指委课程教学要求该开设的项目都开设了;在数量上,目前中心设备年平均利用率为85%左右。可以说,中心以现有场地、师资和设备,在满足现有学生的教学上游刃有余,既没有造成过多浪费,同时又有一定的开发潜力。
成果特色
中心自2007年成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来,不断深化改革、加强建设,实现了快速发展。
建设理念:自我改造、自我完善的内涵式发展道路
教学理念:大工程背景,一体化教学、全方位培养
教学体系:三层次、四平台、十模块
实习口号:严肃纪律、确保安全
注重内容、强化观念
开拓创新、勇于实践
行为准则:“四严”“四心”“四勤”“三要三不准”
教学质量:为了全面贯彻中心的教学理念,保证教学质量,我们采取了三项措施:
一是确立了“主讲教师制”的教学运行模式
二是设计了“三个并重”的考核指标体系
三是建立了“三全四保障”的质量保证体系
现场管理:“5S”管理模式
教学改革:在常规教学中引入竞赛机制而独创的“金工杯”创新设计与制作比赛是素质教育和创新培养的重要平台,在省内及中南地区都有相当的影响力,自2001年开始,迄今已连续举办了十五届。比赛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大批学生投入其中。通过创新平台的培养,在近年的各项大学生竞赛中,成绩斐然,特别是在 “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”这一重大赛事中,连续四届夺得一等奖,为全国仅有的三所高校之一。同时,在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、中南地区机械设计制造创新大赛等比赛中也夺得过多项大奖。
创客空间:中心秉承学校“CDIO”的办学理念,在创新设计研究及教育的基础上,创办的“中工创客空间”,将把我校“三创”教育带上一个新的台阶。
社会认可度
我们的成绩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和关注,2015年底,在中南地区港澳特区金工研究会换届会议上,我校被推选为新一届理事长单位,崔世忠书记为现任理事长,中心主任任秘书长。前不久我校组织召开了中南地区港澳特区金工研究会2016学术年会,共有来自中南地区及国内其它地区55所高校近12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,全国六大区金工研究会理事长齐聚中原,共商大事,规模空前。
中心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的努力和成就,有力地支撑了学校人才培养效果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,以及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。
发展方向
以教师为根本,以学生为中心,以教学规律为基础,以先进技术为方向,以产学研结合为特色,以创新教育和素质培养为目标,立足本院,面向社会的外向型、开放式的现代工业培训基地。
实践教学体系建设
以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建设为龙头,以实践教学环节为中心,以大工程背景一体化教学为先导,分三个层次、十个模块设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,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工程教育。设计这一教学体系的中心指导思想就是:让实践教学环节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不断线,并且随着教学的深入而循序渐进地提高。
※ 第一个层次:工程基础训练层次
这一层次主要针对低年级学生,可以说是对工程的基本认识阶段。主要教学目的和任务是:普及基本的工程知识,训练基本的操作技能,建立基本的工程概念。“工程基础训练层次”涵盖安全技术教育、基础实验、金工实习、电工电子实习、初级技能培训等方面课程。面向全校学生开设,不管学科、专业,基本要求都一样。这是一种通识教育。这一层次的管理特点是:“军事化管理”。
※ 第二个层次:由并行的先进制造技术和综合技术训练两部分组成
这一层次主要针对已开始接触专业课程的二、三年级学生,是培养工程综合实践能力的教育。
主要教学目的和任务是:学习工艺知识,体验工程过程,感受先进制造技术和方法,提高工程实践能力,培养创新意识。
“先进制造技术和综合技术训练层次”涵盖各类数控技术实习和培训、特种加工技术、特种组合技术、工程综合训练、职业技能鉴定、设计性实验等方面课程。以机、电、近机类专业学生为主,涵盖其他工科专业的学生。学生进入真实的工程环境,接触真实的工程过程,了解现代先进的制造工艺技术,对学生的要求较高。这一层次按专业、学生的具体情况,设计不同的模块,因材施教,具有柔性化的特征。同时这一层次的另一个特点是综合性强,这是对学生进行的全面的工程意识教育,要求学生在这一阶段中熟悉工程环境、掌握工程过程和特点、基本建立起全方位的工程概念,培养工程意识,这一层次的管理特点是:“民主化”管理。
※ 第三个层次:创新设计与制作层次
这一层次主要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和研究生。是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。
主要教学目的和任务:激发学生潜能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;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工作能力;强化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;熟悉和掌握项目研发程序,体验产品研发过程。
“创新设计与制作层次”涵盖科研综合训练、研究型试验、设计与制作全过程训练以及各类竞赛等。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提供支持。由中心发起和组织的每年一届的“金工杯”创新设计与制作比赛,更是让这一层次的教学有了一个扎根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。通过大范围开放实验室,让学生能够在有效的组织下,顺利进入各类实验室,结合真实工程实践、科研项目、毕业设计、以及我们专业设计的一些特色实践教学项目等,进行创新培养。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,所以,尽管是针对高年级为主的创新层次训练,我们在低年级学生中也大量渗透创新教育内容,贯彻创新教育思想。这一层次的管理特点是:“个性化”管理
十个模块分别是:理论教学模块、工程基础训练模块、安全技术训练模块、特种加工训练模块、先进制造技术训练模块、特殊专业组合训练模块、综合性技术训练模块、创新设计训练模块、科学研究训练模块、职业技能训练模块。
“三个层次”相互支撑、相互渗透,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,十个模块穿插于期间,在不同层次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。这个体系改变了实践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,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深入贯彻并发展了学校“2+2+X”课程体系的建设理念,真正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支撑、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。
质量保证体系建设
结合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和方法,中心经过长期探索,建立起了以“三全四保障”为核心内涵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。
三全:
※ 全员参与:重点加强质量教育工作,让每一位参与实验实习的师生都在头脑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、质量第一的思想意识,自觉遵循教学规律,自觉遵守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。主要技术手段包括:规章制度建设、安全教育、工学论教育、教学日记、班前集中、教学组长制、教师上岗规定、四严、四心、四勤等。
※ 全过程设计:用科学的手段,对实验实习全过程进行动态设计,找出质量控制点,设定控制方案,制定责任人,加强重点控制。主要技术手段包括:教学大纲制订、教学日历、教学班主任、主讲教师制、教学组长制、规定生机比、教学工作流程图等。
※ 全方位监控:采取实时监控手段,对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进行立体式、超时空的监控。主要技术手段是:班后总结、实习报告、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指标体系、三查一反馈(自查、巡查、专查)等。自查——要求指导教师每天都要填写教学日记,以此对当天的教学工作、教学效果等进行总结与反思,解决问题、总结经验、吸收教训,对今后的教学起到促进作用。通过教学日记也能反映出很多问题,从而使教研教改活动有针对性。巡查——以教研室(实验室、训练部)主任为主组成的巡查组随时对教学现场进行巡视检查;发现问题,就地处理,就地解决,防微杜渐。专查——中心专家督导组对有关教学人员进行的专门抽样检查;通过有针对性地检查,对出问题或可能要出问题的教师进行教育与帮助,将一切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。一反馈——学生的信息反馈。我们要求所有实习的学生都要填写评课评教表;评课表是对课程体系、课程内容、实习安排、教学手段、设备运行、教学收获等的全面评价;评教表是对教师教学态度、教学能力、教学水平、教学方法、教学效果等的全面评价。
四保障:
※ 基本制度保障——严肃性
※ 组织形式保障——规范性
※ 监控手段保障——科学性
※ 外部环境保障——必要性
教师工作行为规范
四严: 严谨治学 严格要求 严密管理 严肃纪律
四心: 热心 精心 耐心 细心
四勤: 口勤 眼勤 腿勤 手勤
三要三不准:
要举止规范文明,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;
要严格管理学生,为实习创造良好的氛围;
要按时上报成绩,为教学提供良好的保障;
不准擅自脱岗,长期离岗,原则上不准会客;
不准在工作岗位上使用通讯工具;
不准在办公室电脑上看与实习无关的内容;